日前,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李傳友教授團隊在國際植物學領域頂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線發表論文。該團隊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闡明了FS8.1基因調控果形建成的細胞學基礎和轉錄調控網絡,并成功培育出適合機采的鮮食番茄。
番茄根據用途分為用于鮮食和做菜的鮮食番茄,以及用于制作番茄醬的加工番茄。20世紀60年代,位于番茄第8號染色體上的果形突變位點fs8.1的發現和應用,使番茄果實形狀開始了由圓形向橢圓形的轉變,從而極大增強了番茄果實的耐壓能力,實現了番茄加工從傳統的人工采收到機械化生產的重大變革,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與加工番茄相比,鮮食番茄風味更佳但質地較軟,在采收和運輸過程中容易破損,經濟損失較大。提高果實耐壓能力一直是鮮食番茄育種的重要目標。因此,研究突變位點調控番茄果形建成機制,并應用于鮮食番茄的育種,提高其耐壓性,使其實現機械采摘,成為團隊的重點攻堅方向。
李傳友介紹,團隊研究人員利用圖位克隆方法分離得到FS8.1基因,這一基因普遍存在于幾乎所有野生和栽培的番茄中。它突變后的基因fs8.1沒有影響果實成熟和果實質地,只是讓番茄的耐壓力顯著增加。
“我們研發出的是株型緊湊、果實耐壓力增強、成熟一致性提高,且適合機械化生產的鮮食番茄,期待能為這個產業帶來改變?!崩顐饔颜f。
來源:光明日報